企業的發展依托其核心競爭力,在產品充分競爭的市場中,知識產權特別是專利的儲備顯得尤為重要。企業如何結合自己的產品特點和研發能力對專利進行部署,可以通過專利布局來實現。雖然國內的專利申請量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但真正有價值并能為企業帶來保護和防御效果的專利比例并不大。這就需要企業高層和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充分利用已經公開的專利技術信息來幫助企業梳理技術發展脈絡和競爭對手的專利布局,從而鎖定企業自身的專利部署策略。專利布局分析是一項專業并耗時的工作,本文進行了簡單的歸納,希望企業專利管理部門或專業的服務機構可以協助中國本土的企業制定科學合理的專利布局策略,為企業做強保駕護航。
一:專利布局的內涵和外延
專利布局,是指企業綜合產業、市場和法律等因素,對自身專利進行有機結合,涵蓋了與企業利害相關的時間、地域、技術和產品等維度,構建嚴密高效的專利保護網,最終對企業有利格局的專利組合。
1,布局目標
在鎖定的市場地域,圍繞一定的技術領域分支,結合自身的研發能力和外部競爭環境進行專利部署,從而提高企業自身的市場競爭地位。
2,布局的參考因素
內部因素:
1)企業自身在目標技術領域的存量專利或申請的情況;
2)企業在該技術領域的研發能力和現有的研發力量;
3)企業在該技術領域的市場定位,例如:引領型或跟隨型。
外部因素:
1)目標市場地域的產業狀況(例如:產品、技術生命周期,技術演進規律以及未來發展趨勢);
2)目標市場地域的主要競爭對手的狀況(例如:競爭對手已實施的產品情況,競爭對手在該領域的專利布局情況);
3)目標市場地域的產業政策環境(尤其在中國的本土市場,除市場本身因素外,產業政策是需要特別關注的)。
3,專利布局規劃的參與主體
由于專利布局是為企業的經營戰略服務的,因此應當引起企業高層的充分關注并給予實施人員(即企業專利管理部門和外部服務機構)必要的協助??紤]到國內企業專利管理部門以及IPR人員普遍配置不足,往往需要專業服務機構的參與。需要參加的部門或人員及工作職責可以歸納如下:
1)企業管理層(以工作成果為導向,驅動和協調各部門人員的參與配合);
2)企業專利管理部門(將專利布局規劃工作進行分解,明確需要參與的部門和人員;進行必要的調研;控制工作周期和工作質量)
3)企業研發部門(提供技術發展情況和自身產品信息)
4)企業市場部門(提供競爭對手市場產品信息)
5)外部服務機構(通過專利布局規劃前的盡職調查,對目標技術領域的現有技術進行專利檢索及分析評議,提供企業專利布局規劃建議)
4,專利布局的實施
通過以上的調研、布局方案的策劃,企業可明確在自己鎖定技術領域的研發重點以及專利申請策略。那么,接下來就是依據該專利布局規劃方案進行實施了,即根據企業產品經理提供的功能性創意進行專利挖掘、提供可以實施的技術方案并進行可專利性的評審、最終形成保護適中的專利申請文件。這部分內容是業內已經習慣的工作方式,在此不再詳述。
企業在專利布局分析時,往往在前期的布局規劃階段用力不夠,可能會導致形成存量專利申請后發現原有的專利布局不合理、存在重復研發、未及時發現某一技術領域的研發熱點和研發空白點等一系列問題,不僅浪費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還可能錯過專利布局的最佳時機,特別是技術更新飛快的通信計算機領域。因此,對現有的技術信息、市場信息以及專利法律信息的充分調研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希望企業的管理者能夠重視。
如果企業的專利管理部門沒有足夠的人力進行分析評議,在專利布局策劃和實施的各個環節都可以委托專業的服務機構參與,以便縮短工作周期、保證工作質量。參見下圖。
二:專利布局的應用分析和方法
專利布局基本類型主要分為:保護性專利布局;對抗性專利布局;儲備性專利布局。無論應用哪種布局類型,前期的調研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
1,保護性專利布局
即提供產品方案和技術成果較為完整的保護,盡量消除他人通過規避設計繞開企業專利的可能。企業可以圍繞產品的原材料、制造工藝、產品結構、理化特性以及操作方法等,形成網狀的專利屏障。
2,儲備性專利布局
即在某些技術領域謀求專利控制地位進行“圈地運動”,通過技術演進趨勢為導向提前進行部署,將企業的專利覆蓋范圍向未來可能的市場競爭領域延伸。原創的前沿技術也屬于此類。如果對未來哪些技術可引領行業發展和產業變革、哪些領域可能會出現突破性的發展有前瞻性的判斷,企業提前進行專利布局設計,將確立自己在行業中的龍頭地位。特別在通信領域,儲備性的專利布局還可以瞄準行業的標準,以能夠參與下一代行業標準的制定為目標進行專利部署。
蘋果公司在全世界都是家喻戶曉的知名企業,業內也一直廣為關注。2012年蘋果和三星的專利大戰成為IT界和知識產權界的熱點話題。10.5億美金的賠償額以及4億美金的律師費令業界瞠目,而涉案專利只有區區6件,可見恰到好處的專利儲備的重要性。蘋果的專利布局業界已經進行了大量的分析,筆者在此不再進行一一列舉。最讓筆者敬畏的是,喬布斯時代的蘋果提出了“創造用戶需求”的理念,以此理念為導向,蘋果公司不斷開發用戶還未感知的潛在需求。從2006年開始,蘋果的工程師們每月都要舉行一次“發明公開會議”,公司的專利律師們會傾聽工程師描述的各種模糊的概念,然后努力將這些模糊的概念變成可實施的技術方案,進而形成專利。通過這種儲備型的專利挖掘和布局,構筑起了蘋果技術專利的堅固壁壘,用超前的方式引領了行業的發展。值得一提的是,蘋果公司在分類號G06F3/48下的申請主要涉及應用層面的多點觸控技術,具體集中在通過觸摸方式來進行用戶界面操作、設置、應用的技術方案上,由于當時領域較新,并沒有明確的IPC與之對應。為此,IPC分類表后來作出了修訂,對小組G06F3/048做了進一步細分,如G06F3/0485(滾動或平移)、G06F3/0486(拖放)等,這些細分的小組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基于觸控的圖形界面交互對象和交互方式的相關技術,已經成為當時該領域內最前沿的技術。
3,對抗性專利布局
即為抵御主要競爭對手在市場上發動的專利攻擊行為,并在個別領域形成一定的專利反擊力量提供專利籌碼,盡量消除競爭對手對企業的威脅。
針對對抗性專利布局,企業可以依托自身的優勢,根據競爭對手的研發重點和專利布局情況,在細分市場和細分領域中尋找能夠遏制和威脅對方產品發展甚至占據領先地位的專利部署點。例如:在對手專利布局的薄弱點上,或在產品的主要改進方向上,設置專利障礙。再比如在競爭對手的核心專利外圍,從不同的技術方案、效果以及應用等層面進行擴展,申請大量外圍專利,對競爭對手的核心專利形成包圍,給對手的有效商業應用設置專利障礙。
從目前國內專利發展的程度判斷,技術比較成熟的企業都需要對抗性專利布局,其應用非常廣泛。但目前絕大多數企業并未意識到該工作的重要性或者不想在這方面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當企業的市場做到一定規模,如果沒有足夠的對抗性專利儲備,企業就會被競爭對手利用手中的專利武器打壓,到時再補救恐怕會貽誤企業的發展時機,給企業帶來非常大的困擾。
以上對專利布局的基本類型和方法做了一些闡述。專利布局規劃是一個非常綜合的專利工作,如果企業需要得到一個客觀科學的評估結果,前期的調研以及分析評議策劃環節顯得尤為重要,不僅需要專業的團隊(包括技術、市場、法律人員)實操,還需要借助專業的數據庫和檢索分析軟件。這樣能更高效地提煉出企業需要的專利信息,并且從不同維度對提煉出的專利信息進行分析,從而獲得有價值的競爭對手信息并為企業自身的專利部署提供客觀依據。
三:專利布局規劃的分析工具
專利布局規劃工作中最需要花費時間和人力的是競爭對手的專利檢索分析,專利檢索分析可以從海量的專利文獻中獲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專利布局希望提前了解競爭對手在某一個細分技術領域的專利部署,因此屬于微觀分析范疇。
業內通常使用的收費檢索分析工具可能因為算法的局限,大多還不夠智能。筆者認為目前針對微觀分析檢索效率較高的當屬語義檢索分析工具,該類工具除了通過常規的IPC進行技術分類外,還可以通過智能語義分析獲得技術分組,即自動對某一技術領域細分為若干技術分支,同時在某一技術分支下還能夠進行多維度的信息分析統計。這一功能是對IPC分類的補充,特別是對還沒有明確分類的前沿技術或者歸類有誤的專利文獻,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漏檢。當然檢索分析工具還不能完全代替人的工作,例如專利布局分析中的“功效矩陣分析”,還需要專業分析人員的手篩過濾,但至少可以有效減少噪音的數量級。相信未來的智能語義檢索分析工具會更強大,可以更有效地輔助分析人員從海量的專利數據中提取需要的信息并得出客觀的分析結論。為企業專利布局規劃節省時間成本。
結語
專利布局規劃工作專業而且復雜,但對企業來講至關重要。雖然業內多年前已提出這個概念,但真正能把這項工作落到實處的企業屈指可數。對于當前國內企業注重商業模式多于技術創新儲備的環境下,誰能扭轉這種局面,誰就能在市場中走的更遠更長久,真正把企業做強。
參考文獻:
【1】楊鐵軍. 企業專利工作實務手冊. 知識產權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90-95)
【2】陳安安. 蘋果公司在華專利布局分析. 中國發明與專利2013年第5期(1-4)
【3】馮曉青. 小小觸摸屏折射企業專利戰略之重. 中國知識產權報2012年6月(1-2)